天下无拐,从摒弃重男轻女开始
正在上高一的孙卓,一定没想到自己会在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,重新审视过去十几年的生活。
事情要从他爸孙海洋说起,一个因为太累打了个盹就丢了孩子的爸爸,开始了长达14年的寻子路,他的经历被拍成了电影《亲爱的》。
“只有在寻子的路上,我才感觉自己是爸爸。”面对媒体,他坦诚着懊恼与脆弱。
14年后,孩子孙卓找到了。全网狂欢,为一个家庭寻子的执着而感动,为悲剧电影居然能在现实中圆满而喝彩。
而随后在记者采访时,孩子孙卓却说,还是想回到养父母身边,如果养父母被判刑,自己会很生气。全网随即狂暴,为“白眼狼”孩子的不懂事而愤怒,为孙海洋夫妇的时间不值。
舆论的哗然和转向,都将威力释放给了一个不到18岁的男孩,他无法消化,也做不出让所有人满意的回答。尽管最后,孙卓选择了和父母一起回到深圳,但留给当事人及两个家庭的,注定将是超越14年的更长的裂痕。
这,才是拐卖儿童最令人痛心的恶。人贩子受到的惩罚,有时限;而涉事家庭被迫接受的情感惩罚,却看不到头。拐卖,一旦开始,就注定了悲剧。
在摄像头随处可见,实名登记个人信息系统铺陈,城市治理不断完善的今天,孙海洋的故事还会继续吗?
更准确的说,丢孩子、抱孩子这事儿,何时是个头?
为了打拐,我们有多努力?
“盗抢儿童的犯罪降下来了。”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副主任孟庆甜在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,现行盗抢儿童案件案发量每年不足20起。
犯罪率的下降,依靠2009年以来,国家及社会力量的不懈努力。
国家行动方面,公安部相继开展了多次打拐专项行动,并建立了“全国打拐DNA数据库”(2009),后联合民政部推出了 “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”(2015.9)、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相关机制(2015.8)、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3.0接入了包括腾讯客户端等新媒体(2017.5)、公安部团圆行动(2021),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《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(2021—2030年)》等。
社会参与方面,有失孤家庭父母亲上阵的志愿者网络,如宝贝回家网。
有科技公司如找宝科技利用虹膜识别技术,百度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提升儿童识别机率,助力孩童回家路;有社交媒体平台如新浪微博,与全国打拐办合作,接收全国打拐线索;有电商公司如阿里巴巴,利用天猫超市快递盒印制走失儿童信息,精准投递在嫌疑半径内,提高找回可能性。
还有全国专门服务妇女儿童的公益组织,包括媒体等在防拐、打拐、救助等方方面面帮助被拐家庭及孩子重建生活。
在国家行动中,有关如何处罚买方的修法我们不得不提。
在2015年《刑法修正案(九)》之前,相关法律虽规定了买方有罪,但有一条“免责条款”,即“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,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,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”,成为了被拐儿“养父养母”的免死金牌。
这么暴利的行业,空子一出,必有人钻,也因此积攒了汹涌的民愤。在2015年中新网发布的网民调查中,9成网友支持买拐同罪。买卖(拐)同罪(刑),意味着买家和卖家都有罪,都要受一样的处罚。这个呼声听起来一点毛病没有,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已是社会共识。
那为何迟迟不改?
众所周知,儿童拐卖案里,买方分2种。一种是以盈利为目的,剁孩子手脚,去乞讨牟利的,还有一种是把别人的孩子买来自己抚养的。
对于第一种没话说,怎么严厉怎么罚。但第二种就掺杂着情与法的博弈了。比如,孙卓对于相处了14年的养父母,早已建立了亲情,所以才对他们即将面临的处罚如此不悦。而他也绝不是个例,电影《失孤》原型郭刚堂的孩子郭振、梅姨案中的被拐儿童杨家鑫都选择了养父母。
虽然被拐儿童选择养父母的比例尚无统计,但这不断出现的海量个案,也不得不让立法者权衡孩子的利益,毕竟大家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让儿童利益最大化。同时,有专业人士指出,过去立法时着重打击拐卖的一方,而对收买的一方量刑更低,是考虑到减轻公安机关解救被拐卖儿童时的障碍,让隐秘的产业链得以连根拔起。
好在,随着全国反拐决心的彰显,新科技手段的不断优化及信息媒介的大力运用,对拐卖问题的处罚越来越符合当代社会的期待。
自刑九的出台以来,我国确立了买方必须处罚,至少从轻处罚的规定,从性质上确认买卖都是犯罪!
拐卖继续是因为根没拔啊!
每年盗抢儿童案案发量不足20起,我们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?
不,因为自生自卖、跨国贩卖的崛起给打拐工作带来了新挑战。
其中,自生自卖,让买卖变得更隐秘。据孟庆甜介绍,有些孕产妇直接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出售自己的孩子,要不就是生孩子的时候用养母信息,直接在医院“漂白”,要不就是利用伪造的医学证明或司法鉴定来隐匿孩子身份。
拐卖孩子,从表面看,是钱闹的。
有人想买,有人就可以猪油蒙了心。据介绍,犯罪团伙组织严密,分工细致,拐骗、中转、接送、贩卖儿童各个环节均由专门人员负责,形成了“拐、运、销”的罪恶产业链。
拐卖孩子,从深里想,是糟粕文化使然。
重男轻女,传宗接代,养儿防老,多子多福,儿女双全等传统观念在一些地区仍然根深蒂固,这使得以贩卖男童为主的拐卖儿童犯罪在一些地方仍呈多发态势。当然,女孩被买走,还不仅仅是收养孩子这么简单,更有童养媳的思路,甚至可能涉及性剥削。
性别的歧视,在拐卖儿童中,愈发突显,而这都是滋养买方市场的“肥料”。
“由于滋生犯罪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,买方市场需求旺盛,受贩卖儿童暴利驱使,部分地区拐卖犯罪依然突出,反拐工作任重道远。”全国微博打拐名人、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话依然振聋发聩。
除了市场供需关系决定了这种犯罪的继续,还有一点不可忽视,人贩子可轻松运用,并依然在利用信息差促成交易的完成。
有研究表示,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特点统一,人贩子一般从一个贫穷地区向另一个贫困地区转移,形成双向贫困的特点。这些地区普遍经济、法制、文化水平落后。信息进不去,出不来,形成了交易安全的保护膜。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跨国拐卖问题。
防拐教育,可要跟上时代
笔者近日有幸在孩子幼儿园里参加了一次家长防拐教育,颇受启发。
老师问哪个孩子家长对自己孩子有信心,认为Ta绝对不可能被拐骗的?一位社区民警及一位资深幼儿专家站了起来,毛遂自荐。民警说,我们孩子从小就有安全意识,绝对不会被骗。资深幼儿专家说,我们孩子特别胆小,从不跟陌生人说话,所以陌生人没法下手。
话毕,老师就邀请了一位看上去人畜无害,文质彬彬且从未在幼儿园出现过的家长,带着糖果和奥特曼就出发了。一屋子家长被调动起了兴趣,目光纷纷盯着大门,开始猜测哪个孩子最先被拐进来,而谁又不可能进来。
结果,所有测试的孩子都被“诱骗“进来了,站在最前面的就是民警的孩子。不可否认,这个实验结果不一定准确,毕竟实验设计不够严谨。但它还是说明了一定的问题,不要去测试一个孩子的判断力。
如果说抵制拐卖行为,是一场接力赛,需要社会制度先行,让坏人不敢以身试法,其次是学校家长做好监护工作,那么最后才得是字儿还没念全的孩子们的自我安全意识。但是,这场接力赛必须得是前两棒卯足力气先行,跑到就剩1米了,再靠孩子。
而靠孩子的那一段,也不能仅仅停留在“不要跟陌生人说话”“不要吃拿陌生人东西”,更不能让孩子在平日里养成个“以貌取人“的习惯,看谁长得像好人,就跟谁交底。我们需要帮助孩子们学会识别专业求助人员的服饰及安全地点等,使其善于求助。
随着社会发展,简单的骗术已经下线,更新更隐秘的拐卖方式正在朝我们袭来,我们不能掉以轻心。
写在最后
“你不记得,什么东西都不记得?”孙海洋不甘心又小心地追问,认亲大会上的这一幕,让人心碎。因为孩子找回来了,血缘还在,亲情却不见了。这种损失怕是要花费下一个14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找补一二。
在拐卖案里,我们怪打了个盹的父母,没有履行好监管职责;我们怪周边邻居的“不管闲事”,导致错失解救良机;我们怪人贩子的恶,赚黑钱;我们怪养父母的自私,偷走别人家的亲情。
但是我们最该谴责的,是这个社会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及无后为大的文化遗毒。
只有我们坦荡接受家庭的多元形态,接受人人平等的观念,并知行合一,那才能真正将偷盗孩子产业链彻底消灭,实现天下无拐!
P.S.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,部分图片来源网络。
好多读者说最近看不到伞君文章啦,
星标我们吧,让我们不再错过~
——往期内容 ——